2025年10月26日至27日,“全国抗衰老与自我保健学术会议暨长寿医学与自我保健中心成立大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隆重举行。大会以“科技赋能慢病管理·长寿医学引领抗衰·自我保健筑健康生态”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学界、医界与产业界的权威专家,共同擘画健康老龄化新蓝图,标志着我国在主动健康与抗衰老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本次会议由《自我保健》杂志与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联合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自我保健联盟、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区域抗衰老中心、上海康复协会代谢和衰老康复专委会等单位支持,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康学院承办,嘉定区创新技术与育成中心及多家前沿科技企业共同协办,吸引了业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开幕式由天华学院健康学院副院长孙连荣教授主持。天华学院校长龚春蕾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高校作为科技与人才的高地,理应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在抗衰老与全民健康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她强调,推动医学模式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是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求。

《自我保健》杂志常务主编王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合作旨在打通前沿科研与大众健康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完整健康生态圈。上海长海医院副院长刘燕敏教授从临床角度呼吁,应对老龄化挑战亟需医疗、教育、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


在全体嘉宾见证下,大会隆重举行“长寿医学与自我保健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由天华学院与《自我保健》杂志共同发起,由健康学院院长徐晓峰教授现场宣布成立,并携手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揭牌,标志着天华学院在长寿医学领域的实践平台正式落地。

主旨报告环节由浙江大学鲁明良教授与天华学院健康学院张荣健教授联袂主持,学术氛围浓厚。王震教授系统阐述了长寿医学的核心在于提升生命质量;赵嘉晶教授创新提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中式健康疗愈”理念;浙江大学吴向明教授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养与体重管理策略;浙江中医药大学杨芳教授则从战略高度,展望了健康管理在预防、整合与赋能方面的三大趋势。此外,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也参与了交流,进一步丰富了研讨视角。





会议设立的“AI+康复”与“长寿与抗衰老”两大分论坛,成为前沿科技成果展示与思想碰撞的高地。来自苏州宇测、上海脂谱、中科微智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就阿尔茨海默病早筛、脂谱检测、益生菌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天华学院健康学院院长徐晓峰教授在大会总结中强调,本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健康学院推进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院将继续聚焦科技赋能与自我保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构建全民健康生态贡献高校力量。


本次会议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学术氛围浓厚,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以科技为引擎,以自我保健为基石,通过跨领域协同构建健康新生态,是实现“健康长寿”这一人类共同愿景的必由之路。
供稿 | 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