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学校在明华楼五楼报告厅举行2025年招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会暨2026年招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党委书记高建华、校长龚春蕾、分管副校长许岳、副校长凌旭峰、校长助理胡珍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院长、总支书记,学保处、宣传部、就业与生涯指导中心、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以及2025届、2026届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许岳主持。



党委书记高建华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他代表学校党委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并对坚守招生就业一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致以感谢。他肯定了2025年在严峻形势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强调成绩来之不易,是全校协同奋进的结果。围绕2026年重点工作部署,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持系统思维,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形成“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稳就业”的良性循环;二要突出质量导向,提升招生宣传精准度和人才培养契合度,深化产教融合和就业指导服务,强化重点群体“一人一策”帮扶;三要压实主体责任,把招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协同机制和考核激励,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校长助理、就业与生涯指导中心胡珍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总结汇报。从就业统计、毕业去向、区域流向和升学情况等多维数据显示,今年就业整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各学院协同推进,部分专业就业表现亮眼,辅导员就业落实工作成效突出。毕业生主要流向新经济类企业及教育、健康等重点领域,区域分布以上海及长三角为主,部分省份表现出较强留沪倾向,升学路径呈现多元趋势。今年同步开展了毕业生跟踪调研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通过对岗位胜任度、就业质量、培养达成度及雇主评价等指标的分析,为就业工作现状研判和重点改进方向提供了数据支撑。
面向2026届就业工作,胡珍表示,学校将对照年检指标和分类评价要求,持续加强就业指导全过程管理,深化访企拓岗和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完善就业数据监测与反馈机制,强化“招—培—就”联动,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就业。

招生办公室主任包静波对2025年招生工作作总结汇报。他围绕“一份答卷、三条曲线、三张作战图”作了汇报,展示了今年招生工作的成绩与思考。学校通过对招生规模、生源结构、专业热度和地域分布等关键数据的系统分析,实现了“总量提升、生源结构优化与重点专业竞争力增强”的招生成效,艺术类、师范类等优势专业表现突出,省外高分生源占比稳步提升。他指出,今年成绩得益于五项关键举措的协同发力,包括政策引导、数据赋能、服务提升、宣传升级与计划调配等多维举措,有效提升了志愿满足度与报到转化率。同时,通过“总量曲线、专业曲线与地域曲线”识别出未来招生风险点,为下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细化区域投放提供了依据。
面向后续工作,包静波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和精准投放,巩固重点区域优势、提升重点专业吸引力,并结合“作战图”推进招生改革,持续提升生源质量与报到效率,推动招生工作更加科学、细致与可持续发展。
随后,校领导共同为在招生与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为获奖代表颁奖并合影留念。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考研工作先进团队)



(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就业工作优秀个人)

(高质量就业先锋)

(招生宣传优秀形象大使)
在交流发言环节,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郭阿诺、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博与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纪怀晨依次作就业工作经验分享。

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郭阿诺围绕“全程服务、精准施策”介绍学院就业工作做法。学院坚持“以生为本”,通过健全联动机制、优化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基地以及强化重点群体帮扶,实现早介入、全覆盖的就业指导路径,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博重点分享了学院在“招—培—就”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她提出依托数据分析学生诉求,以企业需求反向赋能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定制化培养与强化职业价值引导,提升专业育人针对性与就业落地效果,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高匹配度。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纪怀晨结合一线工作经验,介绍学院在就业动员、重点群体帮扶与个性化指导方面的具体举措。学院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踪和“一人一册”精准帮扶,加强家校沟通与心理支持,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积极性和岗位契合度,推动困难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落地。


在就业工作责任落实环节,党委书记高建华、校长龚春蕾与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现场“按屏签订”《就业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与职责分工,强化二级学院就业工作的主体责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最后,龚春蕾校长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招生与就业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两者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形成全校协同的整体合力。她对本次会议实现的“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和发出新一轮动员令”给予肯定,并对招生与就业工作中体现出的数据思维、算法意识和主动作为表示认可。她强调,要构建“需求—招生—培养—就业—监测”五环联动机制,在招生端做到读懂数据、分析学生、优化结构和提升专业辨识度,在就业端破除惯性认识,通过厚实学生简历、提升升学质量和用好校友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她指出,全校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职员工都与招就工作息息相关,都不能置身事外,要真正形成从入口到出口的系统联动和责任共担。2026年的毕业生人数和招生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这既是压力,更是全校共同承担的责任与目标,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同向发力、协同推进,以务实举措落实招生与就业各项工作,共同完成好新一阶段的任务。
关于2025届就业工作先进表彰决定
一、荣获2025届天华学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语言文化学院、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二、荣获2025届天华学院毕业生考研工作先进团队
教育学院、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三、荣获2025届天华学院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郭阿诺、沈思、王慧荣、叶杏雨、沈美、胥德青、黄鹏飞、沈洁、陈树平、孙圣东、周钰、刘卫卫、顾加慧、江海伦、朱可、朱茗茗、张子璠
四、荣获2025届天华学院就业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赵科、答英娟、智瑀、张宇霄、李思涵、刘婧、朱晨源、纪怀晨、韩辉、曹烜毓、杨琪瑶、李浩超、孙玺瑞
五、荣获2025届天华学院高质量就业先锋称号
顾加慧、江海伦、朱晨源、纪怀晨、张宇霄
六、荣获2025年招生宣传优秀形象大使称号
语言文化学院 王银行
教育学院 邓媛
商学院 张雅婷
人工智能学院 沈家琪
健康学院 张道霖
艺术设计学院 陈梓月
图 | 张舒淇、郭屹明 供稿 | 就业与生涯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