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简讯

鹿儿岛国际大学师生访问天华学院 两校共筑青年友谊与文化合作之桥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15浏览次数:29

分享至:

2025年9月12日,日本鹿儿岛国际大学教授康上贤淑带领5名同学到访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天华学院副校长、商学院院长程葆青教授,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巍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徐如斌老师,日语专业主任张丽珺老师,财务管理(特许金融分析师)专业主任李曦老师以及金融数学专业主任谢富生老师在校园内举行热烈欢迎仪式,并组织开展校园参观、青年对话、文艺展演与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整场交流日节奏紧凑、内容丰富、氛围融洽,切实以文化为桥、以青年为纽带,推动两校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热情迎接,走进“开放天华”

上午11时,访问团抵校。校领导与相关学院师生在主干道与鑫华楼前迎接来宾,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带来机器狗和无人机等表演,并简要介绍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

在欢迎仪式上,程葆青副校长介绍天华学院概况,让日方了解“新商科+新工科”交叉培养与产教融合实践。程校长表示,天华学院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与协同育人,期待与鹿儿岛国际大学在学生互访、联合课程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康上贤淑教授对校园整洁有序的环境与朝气蓬勃的学风表示赞赏。

(程葆青副校长向鹿儿岛国际大学师生到访表示欢迎)

(康上贤淑教授到访)

(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巍出席欢迎会)

(日语专业主任张丽珺老师出席欢迎会并为大家翻译)

(人工智能学院徐如斌老师出席欢迎会)

青年对话,同频共振

在鑫华楼举行的交流会上,鹿儿岛国际大学学生以“青少年体力低下与电子设备使用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从商科视角系统分享了日本高校的相关调研成果与应对策略。该报告基于消费行为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方法,指出青少年屏幕使用时长显著增加,直接挤占了身体活动时间,从而导致体能下降、肥胖率上升与睡眠不足等公共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市场调研与用户行为建模,报告进一步论证了电子产品过度使用与多项青少年健康指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体现了信息管理、商业统计及行为经济学在健康领域的跨学科应用。此次交流不仅为数字健康市场的趋势分析、大数据与社会福祉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跨文化实证参考,也为中日双方在商科与健康促进融合领域的深入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午间,双方在校食堂联谊用餐。轻松友好的就餐环境让话题自然延展,从城市印象谈到大学社团文化,从课程作业聊到实习经历与职业目标。同学们交换社媒账号、相约“云参观”彼此校园,友谊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不断升温。

(双方学生交流互鉴)

文艺互鉴,双向奔赴之美

下午,双方师生前往旭华楼形体房进行文艺联谊。由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答英娟老师带领的功夫扇展示以行云流水的队形变换、刚柔并济的身法韵律,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与美感。鹿儿岛国际大学学生带来的民族舞蹈柔美灵动、节奏鲜明,呈现日本校园文化的青春风貌。节目期间还穿插了简短的动作教学与节奏互动,台上台下共同参与、其乐融融。中日两种文化在舞台上“对话”,在掌声中“握手”。

(答英娟书记执教,康上教授习艺:功夫扇韵传佳话)

(双方学生进行文艺联谊)

非遗寻美,指尖上的传承

在中华礼乐传习馆,嘉定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范冬梅老师为来宾讲解江南闺绣画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与审美特点,并带领大家完成刺绣体验环节。日本师生近距离体悟到传统手工艺的“慢工”之美,师生们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小作品并合影留念。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体验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妙与温度。

(双方师生体验江南闺绣画)

此次交流以“小切口、强体验、可持续”为理念,以校园参观了解学校办学特色,以青年对话实现思想碰撞,以文艺互鉴拉近情感距离,以非遗体验增进文化理解,以礼相待明确合作方向,不仅厚植中日青年友好情谊,也为两校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提供了现实范本。

(双方师生活动合影)



文 | 吴炅凌 谢富生  | 吴炅凌  供稿 | 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