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午11:30分远程教学中心开展第50期名师工作坊,本期工作坊邀请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上官倩芡老师与大家分享有效教学模型BOPPPS。本次活动30人积极参加,由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老师主持。
(工作坊活动现场)
(上官倩芡老师做分享)
首先,上官倩芡老师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对于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进行讨论,并做分享。基于大家的讨论与分享,上官倩芡老师顺势提出了BOPPPS教学模型。强调其实大家都在无形中运用BOPPPS教学模型。BOPPPS具体指B(Bridge in导入),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短“钩子”,解释课程的重要性/相关性,引发学生学习动机。O(Outcome目标),说明学习单元结束后学习者将了解、做什么或重视什么;使课程聚焦。P(Pre-Assessment前测),显示学习者对教学主题已有的知识;以适当的水平和速度为学习者授课;帮助教师调整课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学习者可以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学习内容或任务。P (Post-Assessment后测),展示学习者学到了什么;帮助教师和学生确定是否达成学习目标。S (Summary/Closure总结),学习者可以反思/整合学习内容;强化学习;关联下一次课程。上官倩芡老师特别强调,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为教学目标服务。同时参与式学习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接下来,上官倩芡老师进入到“学习风格主题学习”环节。上官老师为每一位老师准备一份“学习风格量表”,通过量表进行判断自我的学习风格。在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验四个象限下,形成四种学习风格:聚合型、发散型、同化型、顺应型。
上官老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大家分别从教师视角和学生视角进行解答,潜移默化中大家意识到,每位老师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同样学生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考虑学生的学生风格偏好,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最后,上官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支持学生不同学习风格的活动,如具体实验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反思观察可以有日志、讨论、头脑风暴等,抽象概念可以有讲授、建模等,主动实验可以有模拟、案例研究等。
工作坊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本次工作坊上大家充分意识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并对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路径有了初步认识。期待下学期更多相关的工作坊,帮助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真正让“以学生为中心”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