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学院徐晓峰教授受邀在健康管理国际学术论坛作专题报告2025年11月8日至9日,“2025健康管理、护理与养老智能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建桥学院成功举行。本届论坛汇聚了国内外健康管理、护理及养老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挑战与人才培养新范式。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院长徐晓峰教授受邀出席并作大会专题报告,其前瞻性的观点与扎实的校企合作成果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论坛紧密围绕全球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挑战,聚焦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健康管理方法的创新融合。与会专家就如何通过智能化、创新化手段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大会报告环节,徐晓峰教授作了题为“最新政策下体重管理人才培养探究”的专题报告。报告紧扣国家健康政策导向,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体重管理领域面临的人才缺口与能力挑战。徐教授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科学化、专业化的体重管理已成为健康服务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社会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练实践技能与良好人文素养的专门人才需求极为迫切。徐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我校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与探索。他提出,新政策背景下的体重管理人才培养,必须构建 “医、养、管、教”多学科交2025-11-14 -
学校携手翔宇医疗共探脑机接口技术,推动康复健康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2025年11月10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康学院与翔宇医疗合作交流会在天华学院东校区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天华学院副总监朱国权主持,他在开场中介绍了天华学院的发展历程、东校区建设现状以及双方未来在脑机接口与康复健康领域的合作方向与广阔前景。会议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康养科普培训”为主题,围绕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天华学院副校长凌旭峰、翔宇医疗集团副总史晓夏等双方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伊始,凌旭峰副校长代表天华学院致辞,对翔宇医疗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深化校企合作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天华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共同探索康复健康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人才培养新模式。翔宇医疗集团副总、投资总监史晓夏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翔宇医疗在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的产业布局与技术优势。她特别强调了公司在脑机接口方向的研发成果与应用实践,并表示作为国内康复制造的龙头企业,翔宇医疗将持续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健康学院副院长孙连荣就学院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成果以及未2025-11-12 -
【职场报告厅第12期】此去繁花似锦,身后温暖同行——天华就业联盟“家长说”专场温情启幕11月7日上午,日阶103教室迎来了一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分享——由天华就业联盟主办的“家长说”专场,特邀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陶伟平,带来题为《此去繁花似锦,身后温暖同行》的“启航”祝福。一、感恩:回望来时路,不忘每一份托举陶伟平医生以家长身份开篇,道出了肺腑之言:大学四年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关键航程,而这背后,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托举与守护。他结合自身二十余年麻醉临床经验,将感恩诠释得更为深远——这不仅是对父母的反哺,更是对师长、同窗及人生路上每一位扶持者的敬意。谈及援疆医疗经历时,他动情地说,正是集体的支持让他读懂了个人与团体的深刻联结。这份感恩之心,将成为孩子们步入社会最珍贵的通行证。二、见证:从“象牙塔”到“职场”,是蜕变更是新生“大学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真正的起点。”陶医生以临床中青年医生的成长故事为镜,映照出从校园到职场的深刻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担当,从理论学习者到实践探索者。他特别强调,这一过程不仅是孩子的蜕变,更是家长的见证——看着他们在社会熔炉中淬炼、在挑战中找准方向,最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成年人。三、起航:以责任为帆,以勇气为桨面对即将奔赴山海的学子2025-11-10 -
我校参加2025年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家在上海”民族文化展示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文化凝心铸魂、以精神凝聚力量。11月5日,我院36名师生代表参加2025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展示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将此次校外展示活动作为践行文化育人、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活动筹备阶段,学校从参演曲目筛选、表演细节打磨到团队精神动员,均给予专业且精准的指导,强调要以《万疆》为纽带,让学子用青春之声传递民族自信、彰显家国大爱。教育学院合唱团歌曲《万疆》有幸参与展演,展现出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扎实的艺术表现力与深厚的家国情怀,更以青春之声传递出新时代大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民族自信。参与民族特色展示环节的同学感慨道,这次活动如同一扇窗口,让他们更深入地融入了上海这个大家庭;也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彼此的心灵,让大家在交流学习中共同守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本次“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为师生上了一堂“行走的”民族团结课。在精彩的展示与真挚的交流中,深2025-11-10 -
引入德国权威职业认证,埃尔福特行会助力天华应用型人才培养2025年11月7日,德国埃尔福特手工业行会(Handwerkskammer Erfurt, HWK EF)总裁Thomas Malcherek先生、职业培训中心负责人Frank Oelze先生一行访问我校。我校副校长凌旭峰,国际交流处处长胡雅楠及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博等校领导及相关学院负责人热情接待并参与交流。自合作启动以来,双方在课程共建、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中德联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忠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任石玲等陪同下,德方代表团首先参观了光华楼、星华楼等教学实训场所,深入了解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学设施与人才培养模式,对天华学院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双方在国交处会议室举行教师座谈会。天华学院副校长凌旭峰、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博等与德方代表围绕“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土化、课程体系对接、师资联合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达成多项共识。下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德师生见面会在日阶204教室举行。会议由汽车服务工程(中本)专业主任程志青主持。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忠唐2025-11-10 -
我校学子荣获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赛区复赛三等奖2025年11月8至9日,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赛区)复赛、决赛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顺利举行。我校学子与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29所在沪高校同台竞技。我校语言文化学院高乐乐、汤恒睿与人工智能学院张佳毅三位同学组成的团队凭借原创案例From fireworks to firestorm: Arc’teryx and the Cost of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获得大赛三等奖(图一)。指导教师陈慧美、侯彩虹、何昆仑获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图一我校团队代表张佳毅(右三)领奖本届赛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外文学会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要求参赛团队围绕“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大板块,原创开发跨文化案例,并以英语完成案例展析、名言解读、知识问答及中国故事讲述等环节。天华团队选取了今年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川西高原现场燃放“升龙”造型烟花的新闻热点话题,探讨了品牌对于中国龙形象的误读,对自然保护观念的蔑视(图二)。图二我校学子在比赛现场展现风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