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党史•悟思想|用美术经典铭记党的百年历史5月18日下午,学校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赵牧作《用美术经典铭记党的百年历史》的美术党史专题讲座。校党委委员、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以及部分党员师生代表参加讲座。讲座由组织部长周凯波主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美术经典作品来了解党史,从中汲取艺术与智慧的力量,能够更好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赵牧指出,用美术经典作品铭记历史、铭记党的百年辉煌成就,不仅能让一个民族对抗遗忘,更能让后人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于在场师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历史观,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具有重要意义。随后,赵牧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遴选出《蒋家王朝的覆灭》《启航》《北大钟声》《开国大典》等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透过一幅幅经典美术作品,赵牧院长带领师生们再读百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领略信仰之美,礼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激情岁月,铭2021-05-19 -
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华·彰”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幕2021年5月15日下午两点,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华·彰”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在闵行区美博美术中心隆重开幕。出席本次开幕式的校外嘉宾有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朝晖、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冯信群、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支部书记胡佐、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创意工厂主任周洪涛,校内嘉宾有我校校长叶才福、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指导教授范凯熹、我院院长赵牧等各个专业的主任与指导教授。此次展览意义非凡,是我校艺术设计学院自2006年建院以来第一次在校外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向社会、向企业、向各界人士敞开大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检阅,值得纪念!图一(“华·彰”主图)图二(闵行美博美术馆外观)图三(“华·彰”展览前言部分)图四(艺术设计学院赵牧院长至开幕辞)图五(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周朝晖院长致辞)图六(我校校长叶才福致辞)图七(范圣玺、周朝晖、冯信群等校内外领导为开幕式剪彩)本次展览,学院从500余件毕业生作品中精挑细选出70余件作品,包含了视觉设计、数字化设计、环境与空间、影视制作、装置艺术等各个类型的艺术与设计领域,向社会多角度展示我院各专业学科多年耕耘2021-05-18 -
家校联动,共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材 ——我校召开第九届家长开放日活动为进一步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充分展示我校教学育人风采,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2021年5月14日,第九届家长开放日活动如期而至,来自江浙沪的百名家长齐聚天华,深入体验学生在天华的一日生活,感受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学校党、政、监领导高度重视,学保处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积极配合,家长们在参观交流后纷纷为天华学院的教学教育管理方式点赞。(图一家长参观校园)早上7:00全体辅导员接待来校家长,共同观摩早自习,82间教室统一播放《天华教你学英语》,4500余名学生认真观看视频,174名班助理们挂牌上岗,早自习朗朗的读书声,浓郁的学习氛围给家长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后家长们参观了人工智能实训室、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展,实地走访学生宿舍楼与党员工作站,亲身体会天华智能化建设、专业建设的成果以及孩子在校期间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状态,增加了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和美誉度。“三抓三坚持”育人文化访谈的呈现让家长们更为直观的了解到天华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图二“三抓三坚持”育人文化访谈)上午十点,在图书馆四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校领导座谈会。校长叶才福,副校长龚春蕾,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教务处常务副处长2021-05-18 -
我校“青春心向党·放歌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校园合唱大赛顺利开展为迎接建党百年华诞,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充分表达天华学子爱国荣校的真挚情感,充分展示活力天华的青春风采,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校团委于2021年5月13日18:00在晖华楼大礼堂组织开展了“青春心向党·放歌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校园合唱大赛。(图一现场观众)莅临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学校校监、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史文,商学院院长程葆青,党委宣传部部长齐砚奎,党委组织部部长周凯波,工会常务副主席、人事处常务副处长曹卫以及各职能处室领导,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全体正副辅导员;特邀评委有原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处长、现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艺术顾问秦尚修,民族声乐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陶盈,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上海合唱协会会员、嘉定区文化馆合唱指挥任冠英。大赛由钱奕淳和张雨欣主持。(图二嘉宾评委)本次活动参赛队伍由各二级学院19、20级学生组成,《祖国不会忘记》、《万泉河水》、《唱只山歌给党听》、《再一次出发》、《在灿烂阳关下》、《灯火里的中国》、《歌唱祖国》、《不忘初心》。各学院合唱团队演唱形式多样、各具特色,通过舞蹈、朗诵2021-05-17 -
我校联手同济大学推出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程 ——推进创新型、复合型、智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实董事会“三化九点”的战略布局,推进人工智能在各学科教学中实践运用,以“AI+X”的形式赋能我校通识教育改革,我校人工智能学院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合作,以通识学院为平台,面向全校推出人工智能系列实践课程,即“智造学术X”(2020秋)和“如何智造万物”(2021春)。该系列课程以设计思维为引领,人工智能技术为助力,项目式教学为手段,构建“AI+通识”课程模块,探索智能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道。我校与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共建方面的合作始于2019年,正值天华人工智能教育和科研起步阶段,双方首先共建“中国数制工坊”实验室,该实验室引进全套FABLAB教研设备,用于我校人工智能实践教学、学生比赛、师生教研等活动。同时引进美国MIT创新智造课程体系,并且针对我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大胆革新,共同开发人工智能实践类通识课程。同济大学丁峻峰教授向董事长赠送同济设计制造的电路板2020年秋季学期,率先推出面向全校大三学生的“智造学术X”课程。在学校教务部门,通识、人工智能、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健康、艺术、商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最终从6个学院,16个专业,招募了25名优秀2021-05-17 -
我校商学院获2021年度“市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市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沪教委高〔2021〕25号),我校商学院程葆青科研团队申报的《面向新时代的智慧文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成功获得立项。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和旅游业承载着公共价值创新、产业价值创新和文化价值创新三重使命。该项目面向新时代,面向新使命,响应文旅深度融合、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对智慧文旅人才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通过跨学科、跨专业开展院际、校际合作,依托行业协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争引领智慧文旅新文科人才培养。教育部设立“四新”项目(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是深入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重要抓手和举措。2020年度,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吴国兴、吕博科研团队申报的《基于多学科交叉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和吴国兴、凌旭峰科研团队申报的《工科专业“智能化”转型途径的探索与实践》课题成功获得“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目前正在建设中,进展顺利,有力推动了工科专业的智能化转型。我校新工科、新文科项目的获批立项标志着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