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 | 陈再阳:以传道之心育时代新人来源:东方网 2025年8月13日标题:国学经典教师:以传道之心育时代新人作者:陈再阳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于教师的作用,古今论述颇丰,最为著名的当属唐代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对此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他说:“‘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这段论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教师的要求,同样适用国学经典教育教师。那么,国学经典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师德素养呢?有“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柳诒徵在其著作《中国文化史》中指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使命感在《论语》中有多次陈述,2025-08-13
-
澎湃新闻 | 聚焦中国近现代艺术文献如何数字转型来源:上观新闻 2025年7月124日标题:聚焦中国近现代艺术文献如何数字转型记者:梁佳数字化时代,大量珍贵的中国近现代艺术文献如何实现数字转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近日专门举办“当代美育生态中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学术研讨会,就当下不可再生的珍稀美育文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以及美育文献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意义等进行了交流讨论。主办方透露,国内首家“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也将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建设。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序厅效果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校长、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子卿表示,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美育生态重构的重要契机。“天华学院积极搭建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李超教授及其团队深度合作,在其指导下搭建 ‘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学术框架,推动《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化转型研究》重点项目落地,该项目对探索美育文献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01:28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效果预览 主办方提供(01:28)据介绍,规划中的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2025-07-24
-
上观新闻 | 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因何必要且迫切来源:上观新闻 2025年7月16日标题: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因何必要且迫切作者:文汇报 李婷国内首家“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将推出。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美育生态重构的重要契机。文汇报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当代美育生态中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国内首家“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将推出,与此配套的线下实体馆也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中。它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意在让“国家记忆”活在当下,为社会各方提供重要的知识服务;同时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研究成果加以呈现、转化,实现相关资源库化、馆化、业化的转型发展,藉此造福学林,赋能社会美育。“以美育人,关乎价值观、民族创造力、想象力的培育。”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首席专家李超认为,在中西文化兼容共生的语境下,美育文献作为重要学术资源,在相关历史维度上,对传承中华美育精神,讲好美育救国、美育兴国和美育强国的中国故事,有着重要价值。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李永强以20世纪上半叶寓居于上海的意大利查农为例,这是一位热爱中国艺术的画家,曾两次来华,寓居上海,与刘海2025-07-16
-
嘉定报 | 探索校地企融合育人新模式来源:嘉定报 2025年5月9日 第三版标题:上海天华人工智能科创园预计今年10月启用探索校地企融合育人新模式记者:唐凌斐链接:http://www.jiadingbao.cn/Page/index/pageid/1613463.html本报讯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与嘉定工业区携手打造的政校合作基地——上海天华人工智能科创园传出最新消息:预计今年10月开园,双方将探索以平台共建为载体的协同育人发展模式。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常务副校长龚春蕾说:“目前,园区内消防设施建设、内部道路平整等基础配套建设都已完工,其他的软件设施包括办公设备等在同步置办。”为更好运营管理科创园,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架构,同时与嘉定工业区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由嘉定工业区所属嘉定高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入驻科创园,共同推动园区后续发展。“目前,由高科成立的招商小组已在园区设置常驻办公点,开启日常运营。未来,入驻科创园的企业主要是人工智能、智能智造、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嘉定高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新说,“我们对于这类企业的政策引领、项目支持等比较熟悉,有利于后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了加大2025-07-09
-
第一教育 | 这个大赛“推门听课”,150位民办高校教师脱颖而出……来源:第一教育 2025年6月28日标题:这个大赛“推门听课”,150位民办高校教师脱颖而出……记者:白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ul2i5c0MPVyVi0bszrVxg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不是脱离课堂“表演”,而是“推门听课”,专家真正走进“活的课堂”观察教与学……6月27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承办的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学提质与创新交流会暨第七届上海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总结会举行。这次大赛创新评价机制,经市教委公示,24名教师从全市17所民办高校的150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上海杉达学院李芹、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周萍萍、上海建桥学院庞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向曼等8位教师分获工科、理科、思政、文科、四大组别一等奖。创新评价机制推动变革本次大赛评审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友初用三个字概括自己听课感受——“明”:参赛教师普遍通过可视化方式,明确呈现课程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灵”:课堂辩论赛、情景模拟、分组演练、案例分析、行业专家进课堂等授课方式得到灵活运用;“新”:积极尝试虚拟情境构建等智能2025-06-28
-
中新网 | 数智赋能,融合思政 第十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上海赛区颁奖典礼举行来源:中新网 2025年6月23日题目:数智赋能,融合思政 第十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上海赛区颁奖典礼举行责任编辑:缪璐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3日电(记者 缪璐)6月22日上午,第十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上海赛区颁奖典礼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举行。作为我国外语教育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全国性教学赛事,“外教社杯”全国外语教学大赛始终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标杆平台。本次大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联合承办,经过层层选拔,来自上海15所高校的22位教师晋级复赛。 本次上海赛区的比赛分设“大学英语综合课组”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组”两大类别,由14位外语学院院长组成专家评审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参赛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比赛各组决赛排名第一位的选手将获得进入全国决赛的资格。在两天的比赛中,参赛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语言教学、外语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等创新实践,凸显了上海高校外语教育“数智化”与“立德树人”并进的新格局。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