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领导赴上纽大参加2024年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12-09浏览次数:10

12月5日至6日,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成功举办了2024年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以高质量中外合作交流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旨在深化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共谋发展新篇章。

会议收到了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的贺信,信中肯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对教育国际化的贡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理事长方军通过视频发来贺辞。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会长苏明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叶霖霖出席并讲话,史健勇副会长主持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教育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深入讨论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和新路径。两个平行论坛分别探讨了“教育资源融合与课程创新”和“学生能力培养与国际交流”。会后,嘉宾们参观了上海纽约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办学创新成果,就推动教育对外合作交流与互学互鉴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研讨会为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研讨会主会场现场)

我校常务副校长龚春蕾带领团队,就《显隐融汇:跨文化教育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精彩报告。龚校长的演讲涵盖了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天华学院的实践探索、跨文化教育的价值与挑战、显隐融汇跨文化教育实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龚春蕾校长作特别报告)

龚校长强调,民办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中外合作办学是转变发展模式、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天华学院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国际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赋能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创新实践1.0版》。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龚校长提出了“在地国际化2.0版”——《五融同向,中外教学共同体在地国际化的创新实践》,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天华学院在地国际化1.0和2.0版)

在报告中,夏智源和潘杰老师分别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进行了分享。夏智源介绍了《多元文化素养》、《跨文化交流》等特色课程,潘杰则从物教潜移、文化熏陶、活动涵育三个维度阐释了隐性课程的实践。龚校长指出,天华学院通过显隐融汇的方式,有效整合了教学活动和环境氛围,实现了全面育人目标,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夏智源和潘杰作分享)

此次报告不仅展示了天华学院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成就,也为民办高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跨文化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为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综合所所长汪建华和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供稿 | 国际交流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