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学院教师 在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154

创办于2013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大赛以引领教学发展、创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法为宗旨,以专业水准、规范流程、科学评价为原则,在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广受认可,被连续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

2025年“教学之星”大赛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的500余支队伍参赛。语言文化学院由孙超、童佳蕙、薄萌萌、闫婷、孙雪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精心筹备,获得了全国复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参赛小组研讨参赛主题)

结合本届赛事主题,参赛团队选取Science Empowers的单元话题,围绕课文Living in China’s Age of Technological Miracles展开教学设计与实践。该课文以科技发展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中国近年来技术飞跃带来的生活巨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育人价值。在备赛过程中,教学团队多次开展集体备课与研讨,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遴选、课堂活动设计等多个方面反复推敲、不断优化,形成了以“语言—知识—情感”三维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框架,以“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组织单元教学;依托产出导向法设计教学流程,并注重评价环节的设计,以求通过单元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科技进步故事的能力,突出对其跨文化沟通意识与科技报国情怀的培养;讲述中国故事,涵养家国情怀。

(参赛小组开展教研)

在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携手努力,每位老师从中受益良多。参赛除了靶向好的成绩,更多地是在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探讨、分享与收获。这次备赛让老师们尝试去挖掘更科学、更有效、更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老师们去思考教育技术如何更好地支撑课堂,如何更好地赋能评价;也让团队成员在共同的努力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位老师都发挥自己的所长,将备赛内容最大化地延展到边界,极大地提升了备赛效率,优化了成果输出。在教学展示环节,童佳蕙老师将团队的教研成果立体化。其通过不断地演练课堂流程,细致打磨每一个互动节点,力求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效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童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教学风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小组协作、即兴演讲、AI 辅助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探讨科技如何重塑日常生活与国家面貌。天华学院的同学们也表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与良好的综合素养。他们积极配合课堂任务,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在个人展示和小组讨论中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整堂课节奏流畅、气氛活跃,成功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童老师与参与教学展示的同学们)

此次备赛与教学展示不仅体现了我院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也展示了天华学子自信进取、乐学善用的精神风貌。学院将继续以赛促教、以教促学,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全国复赛一等奖证书)



供稿 | 语言文化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