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活力,共“育”新未来 ---2025年新教师集中培训圆满结束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137

2025年的新教师培训,在学校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中拉开序幕,新入职的近30名新教师全程观看了阅兵式。接下来,新教师全身心投入了学校为其量身打造的为期三天的岗位胜任力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内容涉及天华办学理念、教学、科研、课程思政、课堂管理、“四有”好老师、心理沙龙及成长赛道。

(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滕薇主持新教师集中培训启动仪式)

9月3日上午,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滕薇老师主持新教师集中培训启动仪式,滕薇老师代表学校对新教师的加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此次集中培训旨在帮助大家更快地转变角色、熟悉环境、提升技能。希望各位能珍惜机会,潜心学习,积极交流,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未来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接下来,全体新教师集体观看大阅兵。作为一名新教师,与学校全体教师共同观礼,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受阅将士们铿锵的步伐、坚毅的目光,展现出中国军人的昂扬斗志和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新型国防装备的集中展示,更让人深切感受到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不可阻挡。这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令人无比自豪,信心满怀!

(党委书记高建华做专题讲座)

下午,党委书记高建华做天华学院科研项目申报专题讲座。高书记的讲座深刻阐述了科研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科研不仅是个人学术成长的阶梯,更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作为新进教师,从高书记语重心长的讲座中深刻意识到: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唯有深耕才能产出成果。新教师们纷纷表示,未来将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积极申报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争取为学校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进步!

(科研处处长郑宁做专题讲座)

同时,科研处处长郑宁老师向新教师们介绍了天华学院五大类别的科研项目,并就申报流程、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等内容进行讲解。郑处长鼓励新教师们积极踊跃参加科研项目申报,为个人职业发展与天华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副书记、校长龚春蕾做专题讲座)

接下来,党委副书记、校长龚春蕾为新教师做“天华育人”专题讲座。龚校长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现状及“专通雅”育人目标,让新教师对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未来方向有了清晰认识。龚校长提出的教师发展要求——既要精通专业,又要具备教育情怀——让新教师们反思自身定位。新教师们纷纷表示,愿以校为荣,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努力成为既能教书育人、又能引领学科发展的复合型教师。

(数智教学处陈万卷老师做培训)

后面新教师也参加了陈万卷老师开展的学校教学设备使用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教室教学设备、操作面板识别、上课与下课操作流程、一键呼叫系统、常见故障及简单处理。

(邹冰洁老师做专题讲座)

9月4日上午,邹冰洁老师以“活力课堂建设的意义与方法 ” 为题,结合课程《美国文学》,详细介绍了自身建设活力课堂的经验,活力课堂建设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本次培训让新教师们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舞台。通过尝试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打破传统灌输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动”起来。

(周萍萍老师做专题讲座)

周萍萍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和竞赛经历,生动展示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课程。新教师们意识到,“课程思政”不是生硬说教,而是通过知识传递价值观、通过案例引发思考。例如在医学课程中,可以结合医德风范、科学家精神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未来新教师们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思政教育生动融入课程教学当中。

(孟林丽老师做专题讲座)

孟林丽老师主要讲授了一流课程的建设方法,介绍了课程目标设定、内容重构、评价方式改革等具体方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本次培训让新教师意识到课程建设需要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新教师将从优化课程大纲入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强化实践环节,逐步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精品一流课程”。

(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做专题讲座)

李艳艳老师为新进教师们详细介绍了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多途径职业发展渠道,李老师的细致解读让我们明确了自己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新教师表示将制定清晰的科研与教学计划,利用好学校的平台与资源,稳步提升自身能力,尽快实现从青年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跨越。

(教师工作部常务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王茜做专题讲座)

教师工作部常务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王茜老师做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王老师通过细致的介绍强调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品格的塑造者。新教师表示将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平等的交流方式和真诚的关怀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学业和人生的引路人。

(冯恬恬老师做专题讲座)

9月5日,冯恬恬老师以如何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为题,通过对自身课程的剖析与分解,让新教师们认识到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综合素养,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融合更现代教育的核心,来在课程设计中,我将明确区分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并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检验成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杨宇然、李艳艳老师开展多模态疗愈工作坊)

(多模态艺术疗愈工作坊)

(共创“生命之树”)

杨宇然老师和李艳艳老师精心为新教师组织了多模态心理疗愈工作坊,以音乐+曼陀罗绘画+自然疗愈的形式让新教师们在忙碌中停下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通过创作与分享,不仅缓解了面对新工作的焦虑,也加深了对同事的了解。新教师意识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高效工作的基础。未来新教师将更关注自我调节,保持积极心态,并将这种包容与关怀传递给学生。

(张旭老师做专题讲座)

张旭老师组织的情境模拟工作坊,模拟学生捣乱场景(说话、睡觉、顶嘴等)让我直面课堂管理的挑战。通过角色互换,新教师体会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也学习到如何用冷静、机智的方式化解危机。例如用提问吸引注意力、用幽默缓和气氛、用私下沟通替代当众批评。这些策略将帮助我未来更从容地驾驭课堂。

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入职集中培训已圆满落下帷幕!此次集中培训作为新教师系统化培养体系的重要开端,通过校领导和优秀教师的专题引领,全面展现了天华学院在办学理念、教学科研、课程思政、课堂管理、师德师风及教师心理关怀等方面的深厚底蕴与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文化天华、特色天华、责任天华、活力天华”的办学形象。

在此基础上,学校已构建起以“集中培训+常态化培训”双轨并进的新教师发展体系。接下来,教师工作部将联合各二级学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常态化培训,通过教学与科研工作坊、导师制陪伴成长、个性化发展支持等路径,系统推进从“认知启蒙”到“实践转化”再到“素养内化”的深度培养。该体系致力于推动新教师实现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从“教学新手”到“教学骨干”的跨越式成长,最终锻造出一支既有扎实专业能力又富有教育情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天华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供稿 | 人事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