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科学新专业申报专家论证会成功召开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250

2025年4月23日,天华学院数据科学新专业申报专家论证会在同华楼一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巍教授主持,邀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郑明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刘永辉教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生存分析分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梁汉营教授,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数字经济与区块链技术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方方教授和鲸科技CEO助理、人工智能领域资深从业者和金融科技行业专家张中正担任论证专家,校常务副校长龚春蕾、副校长程葆青、教务处处长徐振、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巍、通识学院常务副院长裔勇刚、金融科技系主任杨廷干教授、数据科学引领教授鹿长余、汪浩和骨干教师杭磊等教师参加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和优化商学院数据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

(数据科学新专业申报专家论证会现场)

上师大天华学院副校长程葆青教授致欢迎词,对各位专家论证指导表示诚挚欢迎和感谢,并对新专业申报准备工作做了整体汇报。鹿长余教授围绕专业建设的目标,课程设置指导方针、课程架构、具体教学内容及学分分配等方面向专家进行详细汇报。

(副校长程葆青教授致欢迎词)

与会专家结合行业趋势和教学经验,对专业建设方案提出针对性建议。刘永辉教授强调专业应以更高的视野、更广的角度依据社会需求和政府导向切入。梁汉营教授从突出学校的特色性、论证我校申报专业与其他高校相比的独特之处,可以从选修课程中得到体现。方方教授从数据科学专业定位,课程安排调整等方面给出建议。和鲸CEO助理张中正从个人工作履历的变更指出金融领域已不是特别好的赛道,学科专业建设和落地需要转型。郑明教授指出天华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特色聚焦于一老一小两大战略方向,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学校可以开展老年服务领域系统性研究,特别注重数据科学专业与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等方向的交叉融合应用。当前,养老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重要文件均强调,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天华学院立足国家发展需求,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布局,形成了特色化专业建设与区域养老产业发展的格局。在当前学科建设中,精准定位数据科学专业,避免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定位混淆,确立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实践,复旦大学等高校明确强调理论研究应源于实践,人才培养应根植于实践。为此,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产业对接。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围绕养老产业全方位展开,覆盖产业链上游研发、中游运营及下游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实施实践性教学。为确保就业导向,从课程设计阶段就引入企业参与机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双导师制特色培养模式,即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与行业导师,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融入前沿技术成果,不断提升数据科学专业的适应性与竞争力。

(评审专家组)

(校内参会人员)

(鹿长余教授做数据科学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郑明教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刘永辉教授)

(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生存分析分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梁汉营教授)

(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数字经济与区块链技术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方方教授)

(和鲸科技CEO助理张中正)

常务副校长龚春蕾教授与论证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点、难点以及培养方案优化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展开讨论,与各位专家们一同探讨优化方案。

(龚校长与评审专家互动研讨数据科学专业建设)

程葆青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高度肯定,商学院将认真梳理并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申报材料,做细做实申报工作。


 | 汪浩  | 陈涛 供稿 | 商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