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师生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喜获佳绩10月25日至27日,2024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在福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融合发展,转化创新,聚力打造康复医学新生态”为主题,设置综合国际康复主论坛1个、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1个、分论坛77个、作业治疗比赛1场、病例比赛2场、学术交流论文集1场,旨在分享交流先进康复医学技术与服务经验,融合创新,深度研讨康复医学优秀成果转化实践,构建康复医学发展新局面。我校健康学院共计派出9名师生代表参加会议。(2024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参会)健康学院院长祝亚平受邀参加学生会员管理分论坛,分享了主题为“中外合作,以赛促学”的报告,介绍了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一批学生会员工作站的建设情况。汇报充分展示了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外合作交流办学的特色,专业学生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以及学生参加各类相关专业比赛的好成绩。(祝亚平院长学生会员管理分论坛汇报)此外,中国康复医学会学生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第一任委员会聘任健康学院院长祝亚平为副主任委员,实训主任刘吉辉为委员,任期4年。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健康学院在康复2024-10-30 -
我校举行圆桌论坛第6期:大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10月28日11点30分,远程教学中心举行第6期圆桌论坛,邀请分别来自五个二级学院的教学名师做嘉宾分享他们的“大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他们是人工智能学院的陈佳雯老师、初等教育学院的胡雅楠老师、商学院的项芹老师、健康学院的孙连荣老师、艺术设计学院的余国东老师,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做主持。活动深受大家喜爱,30余名教师积极参加了活动。(圆桌论坛)(嘉宾分享)圆桌论坛之前,李艳艳老师在学习通上的“教师发展”平台讨论区向大家广泛征集对人工智能的一些问题,并在微信群里,与各位嘉宾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样可以保证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家对人工智能的疑问与困惑,有效帮助到大家。具体征集到的问题如下:AI如何应用于外语教学?如何面对学生利用AI递交的完美作业?人工智能的各类助手软件,是否有好的推荐?哪些更适合我们教师们上手、使用?怎么监测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效果?在AI辅助学习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会被方便快捷的AI工具遮蔽掉,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逻辑能力和审美能力相比过去传统模式学习会不会变下降,如何面对这个问题?AI辅助教学的条件下,对于不同学科、专业、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需要做2024-10-29 -
喜报|我校通识学院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我校通识学院教工党支部作为上海市高校58个教师党支部之一成功入选。这是该支部继2022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后,在基层党建方面获得的第2项国家级荣誉。教育部于2024年7月启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要求,入选的教师党支部将完成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和深化实践育人等主要任务。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培育创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学校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将“强国行”专项行动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一融双高”,为天华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通识学院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3年,目前共有党员27名,其中干部5人,教师20人,教辅行政2人,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兼通识学院院长龚春蕾担任支部书2024-10-29 -
学校举行第59期博士沙龙: AI未来的“乐观”与“担忧”10月23日中午11:30分远程教学中心举行第59期博士沙龙,本期沙龙特别邀请人工智能学院指导教授杨煜普与大家分享AI未来的“乐观”与“担忧”。沙龙报名踊跃,30余人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充分显示了大家对AI的兴趣,活动由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主持。(杨煜普教授做分享)杨煜普教授的讲座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哲学认知层面、技术科学层面、现实情况:联合国发布“AI教师学生能力框架”。对于哲学认知层面,长期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拷问一些宏达的问题:1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2 机器是否有可能像人一样做出智能的行为?3 这样的机器是否会有真正的、有意识的思想?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思考“一元论”与“二元论”。“一元论”认为智慧不分层次,人类与机器人平等,机器人“可以征服”人类。“二元论”认为智慧是分层次,人类“永远高于”机器人。对于技术科学层面,人工智能全景包括人工智能基础,问题求解,知识、推理和规划,不确定知识和不确定推理,机器学习,沟通、感知和行动,反思与展望。1980年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提出了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的机器可以表现得智能,而强人工智能的机器是真正地有意识地在思考(而非仅模拟思考2024-10-29 -
美国德雷克大学来访2024年10月27日,美国德雷克大学(Drake University)校长Marty Martin率领国际事务主任Annique Kiel、高级顾问Daniel Palm、以及Bruce Wang一行访问天华学院。天华学院校长叶才福、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程葆青、校长助理兼国际交流处主任胡珍,以及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云、夏智源等热情接待了来宾。双方在商讨中发现,两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许多共通之处。作为非盈利性私立院校,两校均注重通识教育,致力于鼓励学生终生学习,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同时,两校在师资培养方面的理念也不谋而合,特别强调教师的国际视野在培养学生全球化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力求通过国际化教学经验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双方共同商讨合作意向)两校签订合作备忘录,并探讨了在未来合作方面,商业分析本科课程、教育与大数据领域的3+1+1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康复专业博士项目、以及交流交换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德雷克大学位于美国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Des Moines),大学建立于1881年,是一所以人文科学和职业教育为主的私立大学。学校追求教育和科研2024-10-29 -
天华学院微信小程序暨校园数字导览正式启动上线10月25日上午,天华学院微信小程序暨校园数字导览上线仪式在旭华楼数字影音室举行。党委书记高建华、总校监叶才福、顾问委员会主任郭伟奇、监事长陆建非、常务副校长龚春蕾上台,通过将手机放置在启动框中正式启动天华学院微信小程序。学校校务委员会成员、党政监领导等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校园AR、VR数字导览系统,副校长徐子卿为大家作详细介绍。VR校园导览是一种融合了全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的先进应用,它通过高精度、高清晰度的画面捕捉,将校园内的各个角落拼接成连续的全景画面。360度全景视角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沉浸式游览,使其能够以一种近似于物理在场的方式体验环境。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控制视角和方向,与虚拟环境中的热点进行互动,从而触发相应的语音导览和信息展示,这种互动性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目前,校园新增场景318个,交互点位14000个,数字人讲解视频总长约80分钟左右。这些内容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增强了、沉浸感和交互性,在学校招生宣传、校园文化展示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AR导览系统主要分为两种识别体验方式,其一为通过移动端摄像头进行现实世界场景识别,系统采用深度2024-10-28